摘抄录711篇||每日书摘与感悟

2天前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2 已阅读

2016第20期《疼痛的不同症状》

摘录:疼和痛的症状,疼是向里的跟心疼、急、害怕、担心有关,痛是向外的跟。疼是虚症,痛是实症。疼是捂着、按着舒服,比如腰疼,捂着、按着舒服;痛是不敢碰,越碰越难受。疼是往里抽的力量,痛是往外胀的力量。疼的一般位置不具体,痛的一般位置相当具体,能形容出来。

感悟:其实在反参过程中,往往把身体上的疼与痛没分清楚,在反参的过程中,就会无有效果或效果没明显,学习周老师的这个讲解,明白了,原来是我一直没有分清楚“痛”与“疼”;

2016第21期《“舍得”之法》

摘录:“舍”字人、干、口,人的口都干了,讲到法布施,因为讲法的人讲来讲去口干舌燥,所以真正“舍”字的来源就是讲法布施的,就是当老师的、讲人生的、讲文化的,因为这个舍能让人用一辈子。

感悟:原来法布施是这个意思,曾经在佛教的相关书籍中常看见“法布施”这样的词语,也不曾理解,原来我们周老师给我们讲道理,常常是一口水不喝,一讲就是几小时,有时候在学习群里对同学的问题都一一解答,周老师在把这一生所悟出来的道理都在“舍”给我们。

2016第22期《父母主宰着我们的性命》

摘录:当孩子在十三四岁左右,会有极强的和父母反叛较劲的心灵,就是孩子从此有自己独立思维的能力,以后不断走向成熟,那时他的命运要靠自己把握,别人赠予的心灵比例就少了,自己心灵生成的轨迹就主导了。命由自己的亲人决定前一小段,后一大段由自己的心决定的。所以叫心性,性命。性决定命,叫性命。

感悟:儿子上初中,正是周老师讲的这样十三四岁左右,出现的反判期,原来这是孩子有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力,别人赠予的心灵比例少了,亲人决定前一段,后一大段高中、大学、工作、结婚、生子......多么希望儿子能跟着周老师学习道理,过好自己这一生。

2016第23期《糖尿病可以治疗吗?》

摘录1:糖尿病从心情来分析 : 常常希望别人夸自己,别人对他好又受不了,自己付出一点觉得好多;自己觉得自己是好人、好心;

摘录2:心胸狭隘;爱后悔,好心不得好报,不夸生气,夸了受不了;疑心重,受不了伤害,受到伤害要发炎,很多容易在腿上出现溃烂;总觉得冤枉;既是好人又是坏人。

感悟1:周老师教我们用规律的方法来治疗疾病,把自己有生以来的心情垃圾一点一点的清扫干净,写出来也是清扫自己心灵垃圾方法之一,昨天一位妈妈告诉她13岁的女儿迷恋网上打游戏不学习怎么办?我也把自己学到周老师教的方法告诉她,只要你坚持,你变孩子就会变;

感悟2:糠尿病我们可以按照周老师讲的方法这样参:参“我不应该着急,我不应该怀疑别人,我不应该受不了好,不应该受不了坏,我不应该生气”。对照曾经发生过这样心情的事情一一去反参。

感悟3:单位同事有糖尿病的,基本上无一例外的与周老师讲的心情状况一一能对应上,神奇的“病由心生”;

2016第24期《夸耀孩子是最失败的教育》

摘录1:静在人生是非常重要的,每个人可以没有闹,但是必须要有静,动必将消耗神灵。静是育儿的开始,每一个点都要静,称呼要静,滋养、进步、过错,都要静。静能养,也能化,是我们的根本,不能离开。宁静方可致远。

摘录2:如果孩子生出来的时候是很美丽的,你没觉得高兴,以宁静代之,甚至还想,那不代表她这一生会很美丽,甚至还在想,也许会因为她的美丽带来很多的灾祸,她就会越长越漂亮。

摘录3:因为你静,才能让她长期而不改变。孩子每一次进步,你不可以高兴待之。如果你静,就可以延续下去。但是我们可怜的父母,都在不断夸耀孩子。

感悟1:儿子从小到大,我何尝不是在用夸的方法来育儿,在亲戚朋友同事面前只要抓着机会,就会拼命的显示儿子有多么的聪明有、多么的能干、多么的与别的同齡小朋友与众不同.....

感悟2:通过向周老师学习后,才知道我在教育的路上,是最不称职、最失败的母亲,还好现在有周老师在,认知在改变,孩子在改变,一切都在改变。

(节选自周老师大讲堂)


摘抄录711篇||每日书摘与感悟

本文收录在
0评论

登录

忘记密码 ?

切换登录

注册